从泥巴里走出来的精美土特产

2023/6/19 来源:不详

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

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唤醒沉睡的文化资源

让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光彩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探索之路

今天

让我们走进成县沙坝镇沙坝村

去了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成县沙坝土陶烧造技艺

如何华丽转身,助力乡村振兴

春节前夕,在成县沙坝镇沙坝村,正是土陶器烧造的好时候。和泥、拉胚、晾干、上釉、烧制……经过一道道工序,一件件精美的土陶工艺品呈现在眼前。

“快要到春节了,土陶工艺品的需求量增加了,我们需要赶在年底烧制胚胎,保证春节期间不会断货。”陇南嘉瑞文创公司负责人李彬彬正在打理近期的订单。

成县沙坝镇沙坝村,土陶烧造有百年历史,其中沙坝龙窑创烧于清代,是最原始古朴的柴火窑烧技术,相比于电窑、煤窑,其烧造的陶瓷更加质朴清雅。据说,在烧陶鼎盛时期,近一半村子均建有烧造作坊,人们日常使用的茶罐、碗碟、酒具等日用器具,许多都来自这个小乡村,十里八乡远近闻名,村里人靠烧陶手艺谋生,世代相传。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坝土陶烧造技艺也曾面临着断层的风险。“土陶烧造工序复杂,烧造要求较高,成品也卖不上价,好多村里人靠这个养活不了家,都选择外出打工了。”赵根有是沙坝土陶烧造传承人之一,他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也不愿意继承手艺,执意去了江苏打工。

再好的手艺没有人传承,眼看着渐渐就要失传了。直到年,凭着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研究,文创企业家李彬彬联系到了赵根有,这让赵根有看到了沙坝土陶发展的希望,他开始动员村里人继续坚持这门老手艺,让大家树立信心。

“文创产品就是‘文+创+产品’,其中‘文’应该放在突出位置,成县有这么悠久深厚的西狭文化底蕴,沙坝土陶烧造技艺又是市级非遗文化,我们有责任和担当让本土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李彬彬开始探索“文创+非遗”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李彬彬深知推动文化产业关键在人。他珍惜村里的老手艺人,为他们建立了传统柴火龙窑和土陶生产车间,让他们专心做陶艺,还邀请本土书画家和景德镇工艺培训老师参与到产品创作中,将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源源不断融入到设计灵感中,一件件刻有《西狭颂》隶书铭文、青铜纹样、团花纹样的粗陶茶壶、茶碗从泥巴中走出来,销往山东、广州等地。

随着沙坝土陶烧造手工艺渐渐有了起色,嘉瑞文创公司在沙坝村小吊沟社设立了扶贫车间,带动村里14名贫困户脱贫致富。“没想到我们沙坝的土陶也能制作的这么精美,还销往大城市了。”沙坝村村民杨有红年开始在扶贫车间工作,年收入元左右,能靠着自己的手艺脱贫致富,这让他很满足。

从土陶罐到精美土陶工艺品,沙坝村的烧陶手艺人不仅转变了观念,也更有信心把烧陶技艺一直传承下去。“去年底,我已经和外出打工的儿子交流了,让他回来继承这门手艺,他同意了。”赵根有高兴地说,儿子趁着在外打工的机会,专门去景德镇拜访了陶艺大师,等回来后肯定会带来一些新东西。

“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两年我们借助电商平台打开了销路,年,公司年生产粗陶产品5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万元。”李彬彬说,下一步他们将申请沙坝粗陶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俗创意继续延续下去,并借助地域文化遗存,推动西部贫困山区全域旅游立体式发展,带动贫困乡村发展经济。

(记者/肖红图片/马大龙)

监制:竹翠责编:王芳

编辑:赵凌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