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非遗传承人故事峥嵘岁月,王家唢呐的坚

2022/8/13 来源:不详

峥嵘岁月,王家唢呐的坚守与传承

朱小婷

年,王军平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沙坝镇桦树村后坝社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的家乡,傍山依水,绿树环绕,空气潮湿而清新,是个美丽而脱俗的小山村。

从王军平记事起,太爷爷就喜欢坐在门前面的一片桦树林吹唢呐,老人家高兴也吹,悲伤也吹,小军平长大大后,成天黏在太爷爷屁股后面,嚷着要学唢呐。

太爷爷八十多岁了,终日沐浴洁净空灵的山风,鹤发童颜,精神抖擞,他只要闭上眼睛,吹一曲《百年朝凤》,林中的鸟儿都舍不得飞走。

小军平人小,力气也小,猛吹几口,因为缺氧,眼前直冒金星。

太爷爷就用桦树皮给他做个小笛子,鼓励他不要气馁,先慢慢锻炼肺活量。

王家唢呐,传到王军平这一代,历经四代,已经有着二百年的历史,据太爷爷讲;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王家的唢呐,从清朝末期,吹到民国,再从民国时期吹到了新中国成立后。

可以这样说吧!王家四代人,历经沧桑,坚守百年,吹奏的不光是唢呐,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新中国成立之后,唢呐更是承载了一代人的梦想,见证了当代人的爱情。

乡亲们,给新媳妇做一身红布夹袄,顶着红盖头,骑在高头大马上,四个唢呐手,前呼后拥,沿路吹一曲喜庆的《送亲》,新媳妇到家,就算成了新郎官的人。

那时候,在陇南九县,只要一提起王家的唢呐班子,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王家的唢呐班子,一度也迎来了鼎盛时期,最气派的时候,是师徒20多人同时进行演奏。

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自此,唢呐演奏作为即兴表演的民间小调,登上了大雅之堂。

王家唢呐自古就有着“传男不传女,奏双不奏单(民间艺人成双成对吹奏)的祖训”,现在女儿出嫁了,儿子忙着跑出租车,他正愁没有个技艺娴熟的接班人,尤其是,他虽然吹奏了一辈子的唢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肚子里装着的80多首曲谱,靠的是祖上的言传身教。

王军平和堂弟王彦军一起演奏唢呐

他没有一字半句写在纸上的谱子,如果没有人将这些曲谱传承下去,百年之后,无处考证,王家唢呐只能走向衰败。

想到这里,王军平打开了包裹着唢呐的红布,开始召集村中的年轻人,在他的努力下,村子里,现在已经有七八名弟子出师了。

农闲的时候,他这个师傅,只要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