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强杜甫也有一个未实现的宰相梦

2022/11/5 来源:不详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

早在唐代,诗圣杜甫就留下与读书写作有关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我们现在尊称他为——诗圣,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名字,因为家喻户晓,人人都能背诵几首他的诗歌,由衷赞誉他是爱国主义诗人。可是,对于杜甫,对于杜甫诗歌,仅从教科书去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曲解。4月23日,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彭志强走进成都市高新区中和街道,围绕“杜甫在诗里的四次蜕变”主题,分别从《望岳》《春望》《蜀相》《登高》等4首杜甫诗歌进行剖析,与现场读者分享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

彭志强是中国第一位系统性行走考察研究杜甫诗歌踪迹的当代作家(诗人),致力于传承杜甫诗歌文化多年,曾获北京文学奖、四川文学奖、李杜诗歌奖、海燕诗歌奖以及全国十大作家、全国十佳华语诗集等荣誉,还被杜甫故里河南巩义市委、巩义市政府授予“杜甫文化推广大使”。“尽管穷尽一生也超越不了杜甫,但是我愿意成为杜甫诗歌的传承者、传播者,在新时代诗坛倡导行走写作,向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精神致敬。”彭志强从没停止对杜甫的研究。

年央视春晚,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因为舞蹈《只此青绿》又火了一把,它们呈现的是宋代的青山绿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彭志强表示,杜甫的这首《望岳》,给我们呈现的则是唐代的青山绿水。彭志强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看来,就是因为山清水秀,作家诗人们才会昂然提笔去讴歌山水。回到《望岳》,你会惊讶,他就像作画一样,很有画面感,读他的诗,一抹抹‘青绿’就会扑面而来。原来唐代的泰山,这么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汇聚了雄奇、秀美等多种美景,跟着阳光移动,我们看泰山的日出与日落,清晨与黄昏,又会发现它不同的美。如果仅仅是写景,杜甫这首《望岳》也没什么了不起,可是他有豪情万丈地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科考落第后的现存第一首诗,传递着杜甫24岁时的报国之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春望》是教科书里的必背杜甫诗歌,传诵千年仍然不朽的五律名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年)三月。这年之前,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长安变成废墟。彭志强介绍,《春望》写的就是长安沦陷的悲歌,其背后还有个有意思的故事。就在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李隆基仓皇西逃,逃到了成都,成都因此升级为南京——另一个首都,杜甫于年来到成都写的第一首诗就是《成都府》。当时,听说太子李亨在朔方军节度的灵武,临危登基,成了唐肃宗,杜甫于是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只身北赴灵武投奔新君。意外的是,杜甫在途中被俘,大概就在离现在的陕西延安市不远的芦子关被安史叛军拦截,后被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一同被俘的诗人,还有诗人王维。这两人的遭遇截然不同。安禄山在叛变之前就认识王维,因此,他很想让王维认同自己,于是就把王维从西京长安强行带去了东京洛阳。王维,因此被迫成了安禄山的临时朝廷伪官。而那时的杜甫,官小,写诗也没有王维和李白的名气大,还入不了安禄山的法眼。所以,他还可以抽身写出千古名诗《春望》。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按清代学者、杜甫研究专家仇兆鳌《杜诗详注》所注,这首《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

在《蜀相》之前,杜甫已经从一个普通诗人蜕变为伟大诗人。唐肃宗乾元二年(年)十二月,杜甫结束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生活,来到了成都,并在高适等朋友和亲人的资助下,修建了草堂,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刚刚安定下来,杜甫又开始了停不下来的游学。成都的青山绿水,从此成就了杜甫的清词丽句,他的《春夜喜雨》、《绝句》、《客至》等清新风味诗歌喷薄而出。

就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年)春天,杜甫探访了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写下了《蜀相》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彭志强表示,杜甫一生,最崇拜的两个杜氏家人,一个就是给他诗学家族功底的祖父杜审言,另一个则是远祖杜预。杜预是谁?参与灭掉蜀国、吴国的魏国大将军,晋时的司马懿“东床驸马”,当阳县侯,明代以前惟一一个享有“文庙”和“武庙”的大牛人。他,可以说是杜甫一生最想成为的人。诸葛亮,一辈子想干的事,无非是统一三国。然而,变相统一三国的人呢?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杜预,因为他是灭蜀之战的随军长史,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所以,了解了这些背后故事后再来品味《蜀相》,再来诵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个千古名句,会不会读出另一种味道?是的,和李白一样,杜甫也有一个宰相梦。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杜甫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我想,除了向诸葛亮致敬,《蜀相》也有向远祖杜预致敬的意思,只是这层意思,要读懂杜甫和他的诗,才会明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彭志强说到,通过《登高》,我们会明白杜甫的诗学追求无止境。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又说写诗作文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这些写作追求,不仅仅是当今学生可以获取的写作法宝,也是千年以来中国作家诗人们毕生追求的写作目标。杜甫写《登高》时,是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他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一身是病。这是一个重阳节,杜甫已是一个五十五岁的老人了。这天,身世飘零的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的长江,百感交集。此诗,强烈地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也是他“沉郁顿挫”诗风的代表作。

彭志强,四川南充人,现居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诗歌委员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有“文物诗人”、“行吟作家”之称,著有杜甫诗传《秋风破》、诗集《二十四伎乐》、散文集《蜀地唐音》等多部,曾获李杜诗歌奖、北京文学奖、四川文学奖、海燕诗歌奖,以及年度十大作家、年度十佳华语诗集。年春,历时两年、横跨十省、万里追踪,行走考察研究诗圣杜甫一生踪迹,成为中国第一位系统性行走考察研究杜甫生平踪迹的当代诗人。曾在中央电视台《传奇中国节·端午》饰演杜甫,被杜甫故里河南巩义市委、市政府授予“杜甫文化推广大使”,迄今已在全国各地主讲杜甫诗学60余场。诗歌代表作《电线杆》(组诗),被《诗刊》推荐为“头条诗人”;散文代表作《相识成都细雨中》在《人民日报》首发,被多省市选为初一至初三、高一至高三试卷及高考模拟试题。

《秋风破——杜甫踪迹史诗歌传记》(人民日报出版社)是全国首部根据诗圣杜甫从生到死踪迹创作的当代诗歌传记。彭志强于年春,从成都杜甫草堂出发,历时两年,横跨十省,万里追踪,行走考察杜甫踪迹,给杜甫立传,向诗圣致敬。他根据杜甫诗歌的时间史和心灵史,重绘了一张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诗歌地图,并将史实、诗情、考察见闻、研究心得和杜甫的生活境况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和现代诗的视角与方式,展开了一次令人心惊肉跳的灵魂独白,几乎每一首诗都能找到杜甫的烙印,贯穿着杜甫的生与死、爱与恨、笑与哭却又长出了自己新鲜的骨肉。此书由李敬泽作跋、雷平阳作序。李敬泽的评价是:“得杜心为心,得杜骨为骨。”雷平阳认为,在彭志强的诗歌中,“照亮的不仅是杜甫走过的路,也是他在杜甫路上重新走出的一条诗歌之路”。此书曾获第三届李杜诗歌奖,相关组诗获北京文学奖(《北京文学》年度诗歌奖),以及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最受读者欢迎奖、人民日报出版社年度最佳装帧设计奖等奖。

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