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陪读丨李春雷蜀道闪

2022/8/11 来源:不详

西安到成都,乘高铁,最强烈的感觉:闪。

列车横穿秦岭和大巴山脉,七百多公里路途,竟然百分之八十三是隧道桥梁。狭窄通道,疾速而驰。时间和空间,全部被缩扁。漫长与遥远,转瞬在眼前。

闪闪烁烁,一路洞穿。两个小时,抵达广元。

车过广元,再无险阻。一马平川,直望成都。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奇险、最著名的交通线路——蜀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常常地,我咀嚼李白之叹:为什么难于上"青天"呢?

想来,定然是有感而发。

虽然李白的出生地尚有争议,但其成长地——江油,却是定论。他4岁随父迁居,直到25岁出蜀,期间均在此生活、读书。而江油,便位于广元市南侧。

广元,古称利州,位于四川盆地北境,号称蜀门。境内有大巴、龙门、米仓等山脉,方圆数百里,悬崖峭壁、重峦叠嶂。剑门关之险、明月峡之悬、七盘关之弯,惊悚天下。"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况且,彼时人烟断绝,深山密林原本野兽王国,"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如此险绝,人类如何通过?

地上路不通,举头望天空。湛湛无片云,青青复青青。

天上若有白云,便是抓手,便是天梯,抑或有仙人暗助,但青天里什么也没有啊,让诗人丧失任何想象,彻底绝望!

《蜀道难》的主体部分,便是极写广元山区之艰难险阻。

众所周知,李白最向往的是皇城与功名。而这一切,都位于蜀道东北端之西安,直线距离不足千里。但其西安之路,却南辕北辙。他选择东南,先到重庆,后至湖北、江苏,再迂回向北、向西。这条路线,是蜀道长度的五倍。

李白,终其一生也未曾穿越蜀道。

蜀道难,最难是广元!

这条路,李白望而却步。

人类,却在攀爬中困苦了几千年。

商周时期,古蜀地与中原被秦巴大山完全阻隔,两个世界、两种文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春秋早期,两地始有联络,后来陆续诞生石牛粪金、五丁开山的故事。"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五丁,应是五个家族或五个部落,沿河求路、开山劈道、险绝而栈。于是,一条悬挂于峭壁之上的盘旋千里的羊肠小道,开通了。

这,便是蜀道的滥觞。

公元前年,秦将司马错正是假借此道,把蜀地收归版图。秦统一后,始皇命庶民在道旁广植松柏。秦蜀官道,由此确立。

东汉末年,刘备集团从荆州入川,占据成都。诸葛亮查勘地形,猛然发现剑门之险,于是建造关隘,重修栈道,经营北伐。

此后,秦巴一线成为南北对峙的桥头堡。蜀汉与曹魏,西晋与东晋,南朝与北朝。长期战乱,致使蜀道多年荒废。

隋唐统一后,官府再度植种松柏,聚翠积绿。这条金牛小路,逐渐恢复。但由于遥远且凶险,仍被视为畏途。

然而,深山出俊鸟。贞观初年,利州都督府内诞下一个神奇女婴。这,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但武氏走出利州、奔向西安的路线,也是舍弃蜀道,绕道荆州。

公元年,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从西安逃难成都。史载:玄宗六月下旬入利州,七月十七日离境,行程二十余天。

公元年初冬,杜甫从同谷(今甘肃成县)入利州,登蜀道,年底至成都。有诗为证:"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早花,即初春之花,表明行程最少两个月。

明代之后,火药铁器普遍用于开山碎石。工匠们在悬崖上削坡铲石,开辟碥路,替代栈道。

康熙十一年(公元年),王士祯为四川乡试主考官,上命火速赴任。据其日记《蜀道驿程记》载:七月初八至汉中,而后入广元,八月初三午抵成都府。蜀道行程,约26天。

年,国民政府修筑川陕公路。由于别无选择,只能沿用旧道,将两侧松柏大部铲除。劈山开道,死伤无数。最惊险处明月峡,为减少盘旋,舍弃原来碥道,生生在悬崖上开凿出一条长达近千米的虎嘴状C型半圆露天隧道。

人间奇迹,中国唯一!

川陕公路开通,汽车行驶仍需十日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之后,交通方面的最大决策就是凿穿西南:在提升川陕公路品质的同时,修筑宝成铁路。由于缺少先进的桥隧技术,仍是基本遵循古线。

数十万工程兵日夜施工,如司马攻蜀,若诸葛北伐。前仆后继,死伤众多。其情其景,惊泣鬼神。

通车之后,国家在宝鸡市专门修造一座烈士陵园,祭奠亡灵。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几次乘坐宝成铁路,往来蜀道。

那时候,从西安到成都,需要二十多个小时。最强烈的感觉:晃。

高山巨谷间,火车弯弯曲曲,首尾相顾,像一条蟒蛇,在山腰和山洞间蠕动,让人于无奈中体味漫长和遥远的感觉。

大山最深处的广元,最偏远、最贫穷、最瘦弱,却又是交通总枢纽,是川北、甘南、陕南的物资集散地。那些年,物资奇缺,但由于运力紧张,为了避免线路堵塞,每每关键时节,援蜀列车不能进入广元,只能停靠前方小站。大批物资,如何卸运?只有动用各县青壮劳力几万人,手脚并用,头顶肩扛,像五丁开山,似玄宗逃难……

与火车并行的川陕公路(国道)更是如此。货车太长太高太重,山路又弯又窄又坑。进入广元,便是入蜀第一站——七盘关。真是当头棒喝,闻之色变,必须盘旋七道山梁,才能通过。"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于是,外地车辆早已胆裂,便雇用当地司机。中国最早的车辆代驾者,便出自这里。即使这样,仍然常常堵车,每每滞留三五天,拥塞十公里。

烟尘滚滚中,公路和铁路两侧的剑门关、明月峡、千佛崖、皇泽寺们,焦头烂额,愁眉苦脸。

从地图上明显可见,广元位于西安、成都两大都市的中心。如果把中国地图四角对折,广元,竟然也是中心呢。只是,她的四周是层层叠叠的大山,犹如一枚紧紧包裹的粽子,好似一颗果壳坚硬的核桃。

数千年来,日子黑黑白白,季节青青黄黄,生命明明灭灭,梦想肥肥瘦瘦……

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之列车,骤然提速。

这条古老的蜀道,也在悄然升级。

年汶川地震之后,全面重建。传统的川陕公路终于避开旧基,放弃盘旋,穿山而过。

年,西成高速公路更是另辟蹊径,全程通车。两地行程,缩短为8小时,堵塞问题基本缓解。

火车,依然缓慢。

截至公元年岁末,宝成铁路行程,仍为19个小时。

但是,不要着急啊,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全面突破,与之相伴随的还有桥隧技术。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已经洞穿太多的世界难题,让外国观众目瞪口呆。一切的改变和创新,都在细细碎碎却又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年1月,国人千呼万唤的西成高铁,全线贯通。

全新线路,全新技术,没有伤亡,没有险怪,万千大山,訇然洞开!

而传统的蜀道,更加闲适起来,成为中国交通永恒的记忆和见证,成为人类文明精绝的魅力和美丽。

此时,再回首,细细打量。一切竟然那么原汁原味,古色古香呢。

哦,伟大的诗仙,只叹蜀道难,哪知蜀道美。

广元,这个养在深山的村姑,揭开面纱,俨然一位绝美的武媚娘。

剑门关,那座蜀之门,数千座山峰层层叠叠,宛若一波波凝固石化的巨浪,又仿佛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屏风,形成一个天然城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惟一道缝隙洞开,好像一扇门,恰似一张嘴。两侧大山颤颤巍巍,危如利剑高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千年来,从未落败。壮矣危矣,奇哉险哉。只是,在当下的和平世界,它,仅仅是一座资深地标,一框鲜艳风景。

剑门本无关,兵家自设关。人类和谐时,天下全无关!

明月峡,长约米,宽不足百,而谷深逾千。两岸悬崖直立,峡中惊涛骇浪。在如此险峻的绝壁上,凿洞架木修栈道,是怎样的难度!如壁虎,似蜘蛛,铁锤钢钎,火星四溅,稍有疏忽,葬身深渊。而米栈道,需要多少孔眼啊。

毋庸置疑,这里,是全中国最壮观、最惊险、最经典的古栈道遗存。更何况,还有一条并世无双的虎嘴状C型半圆露天隧道呢。

翠云廊,是谁想到这么一个诗意名字?

近万棵汉唐苍松,老态龙钟、鹤发鸡皮,坨坨赘瘤,却又虬枝峥嵘,青翠茂密。它们亲眼目睹过诸葛的羽扇、唐皇的朱辇,也亲耳听闻过杜甫的叹息、陆游的低吟。

秦汉兴替、隋唐盛衰、宋元荣枯、明清成败。其中玄机,它们心知肚明,只是缄默不语。

我们静静地走在浓荫里,绿意如微雨,馨香湿人衣。那是李白的呼吸,那是武曌的芬芳,吹拂着你的每一根睫毛,濡润着你的每一寸肤肌。

当年,邓艾强攻剑门关不下,便迂回余里,偷渡唐家河阴平小道,一举灭蜀。如今,唐家河一带,约略还是原始世界,熊猫、扭角羚、川金丝猴等珍稀物种应有尽有。

众多动物天然地生活在这里,吃鲜果,饮山泉,互为食品,残酷而简明。日月沉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猎豹擒获一只黄羊,茹毛饮血;蝮蛇逮捕一只野兔,囫囵吞枣;金丝猴最贪恋新熟的野梅,细嚼慢咽,眉飞色舞;而鹰雕则最喜食金丝猴的幼仔,精确制导,猛然俯冲,抢行绑票,远走高飞。猴妈妈痛不欲生,顿足捶胸、嚎啕大哭……

白龙江,显然是一条雄性河流,在昭化古城南侧投入嘉陵江怀抱。这,让众多堪舆学专家推测出武则天出世的阴盛阳衰说。更奇巧的是,此地山水结构,恰似一个天然且鲜明的太极图,浑圆而和谐,曼妙而精壮。站在高处,一目了然。

昭化古城,号称蜀国第二都。而且,它就是《三国演义》中张飞酣战马超的葭萌关。

武则天生于利州,这从她父亲任职年表可见,也可从李商隐诗中印证。更可佐证的是,她登基后对此地倍加厚爱,在江边留下了一处规模浩大的皇泽寺,并塑造真身雕像。这是古代在没有照相术的情况下,留下的唯一真颜。

欲睹武则天,便去皇泽寺。

这位奇女子,墓前无字牌,庙内真容颜,率真率直,天地可鉴,实乃千古一帝也。

……

公元年6月,我再次乘坐西成高铁,前往广元。

高铁刚刚开通,时速只有公里。不久之后,还要提速,还要加密。双城之间,每天来往对列车,将完全实现公交化。时间呢,将缩短为两个半小时左右。身处两地中心的广元,将更加便捷。

一道银白,群峰闪过。明明暗暗,欢呼雀跃。亿万年酣睡的大山,像壮士,似五丁,如诗人,若青年男女,翩翩蹈舞,引吭高歌。

的确,西成高铁开通,最受益者是广元。这个绝世的武媚娘,终于出山了、出嫁了,嫁给中国,嫁给世界,嫁给现代化,嫁给新时代……

猛然想起李白。

千年春秋,一闪而过。此时的太白,或许正端坐在青天的云朵之上,哈哈大笑。笑声像阳光一样,漫天怒放。

是的,他终于可以轻松、快捷地来往蜀道了。

而秦岭、大巴山、龙门山、米仓山,还有剑门关、明月峡、翠云廊、皇泽寺、七盘关、唐家河们,那一抹抹倩影,一涡涡白云,一片片青翠,一处处欢腾,都是他的身影,他的笑声,他的欣慰,更是他的新诗。

其实,蜀道上的每一位梦想者、前行者,都是诗仙!

作家简介

李春雷,鲁迅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新世纪以来唯一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还是鲁迅文学奖历史上唯一以短篇报告文学作品获奖的作家,被称为"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之王"。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协副主席。系中宣部确定的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