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流调人员与病毒和时间赛跑

2022/9/20 来源:不详

“关于公布第一批密接者活动轨迹的公告”“关于公布第二批密接者活动轨迹的公告”“关于公布第三批密接者活动轨迹的公告”………

在类似这样的公告中,每一个活动轨迹的背后是一群人不分昼夜的辛劳,他们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不敢有丝毫大意。

“您好,我是疾控中心流调工作人员,您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重合,需要您配合提供行程轨迹。”

“您别着急,您慢慢想,您仔细确认一下再告诉我,您现在提供的信息对我们很重要。”

……

每一个详细询问的背后,是一群人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他们抽丝剥茧,拼接碎片信息,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他们就是成县疾控中心的流调工作人员。

不分昼夜,跑出流调“加速度”

深夜、清晨,是大部分人熟睡的时候,而成县疾控中心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在流调办公室内,工作人员一边拨打电话,一边不停地记录信息,询问声、电话声、键盘声源源不断,24小时不停歇地连轴转,让他们眼珠发红、嗓子嘶哑、脖颈僵硬.......

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是传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环节。通过流调可以迅速弄清楚重点人员在特定时间里的活动轨迹、接触的人、发生的事,尽可能调查清楚所有的可能性,梳理出病毒传播链条,找出传染源和可能被感染的人、被污染的场所,以便精准地采取防控措施,尽早将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

流调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由于其特殊性,流调工作人员每一次都是24小时值班。即使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也或是在车里、或是深夜乡镇的路边上,或是在办公椅上浅眠对付一下,他们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曦光微露走出流调办公室。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截至7月17日,成县疾控中心的流调工作人员共流调排查密接者47人、密接的密接人、其他相关重点人群余人,后续流调工作还在进行。

疾控带头人,在流调中锤炼和担当

祁宝仓是成县疾控中心主任,流调工作开始后,他第一时间按照上级安排,组建流调队伍5支56人,采样队10支20人,消杀队5支10人,累计完成采样24.8万人次。

而他也把家搬到了单位,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不仅如此,祁宝仓夫妻二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两个孩子无人照顾,他只能接来家里老人帮忙照顾。

“流调工作是疫情防控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把流调工作做扎实。只有让疑似病例行程再具体些、疫情扩散范围再小一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才会更多一点。”他说道。

据了解,成县流调小组今年共开展排查重点人群人次,开展流调人次。

张乾良是成县疾控中心副主任,每次接到流调任务出发时,他总会叮嘱队员:“到达现场后,一定要相互检查防护是否到位,详细询问被调查人员活动期间每天、每个时间段,具体接触了哪些人,从事了什么活动,接触人的联系方式、住址等等。一遍一遍询问,一遍一遍帮他们回忆,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确保流调资料的完整准确。”

自7月10日起,全体流调队员白加黑、五加二,24小时保持待命状态奋战在流调路上。

团队协作,从蛛丝马迹到准确报告

流调,不仅要弄清楚单个流调对象的行程轨迹,还要把所有流调对象的时间线都对上,这才是完整的传播链。而这背后,是每一位流调工作人员争分夺秒、不分昼夜的忙碌。

他们一边与流调对象耐心沟通,一边飞快地记录,桌上的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同样的话语一天要重复说上几百遍,电话一打半个小时是常态。

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事无巨细的“追问”,无疑是最好用的一个办法。每次流调,流调队员力求不遗漏所有细节。但是,详细了解流调对象近些天的所有生活轨迹,却很不容易。

流调对象频频出现“好像”“大概”“可能”等不确定的词汇,有些回答“我不记得了”。种种原因和不确定因素,无形中增加了流调工作的难度。为了不让追踪线索中断,流调员要反复调查、不厌其烦地沟通解释,每一个时间、地点,都要掌握精准信息,不留空白。

流调工作人员就像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束光”,他们时刻奔走在最前沿,追溯传染源、追踪行动轨迹、查找病因线索、分析流行过程、排查密接者……从天色微亮,到暮色沉沉,从华灯初上,到东方渐白,一个线索接一个线索地形成完整链条,最终形成准确的流调报告,为及时预测疫情走向、早日肃清传染源提供指引,从而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其他人不被传染。

(来源:陇南成县发布)

监制:杨余庆责编:靳淑敏

编辑:赵凌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