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草堂多,同谷第一家,最早的杜甫草堂竟
2024/9/15 来源:不详如若不是亲身所至,真的不知道在陇南的成县也有一座杜甫草堂,而且竟然早于人尽皆知的成都。诗圣躲避战乱至此,休养生息,专心创作,又以此为起点,从同谷(今陇南成县)取道东南,经栗亭,木皮岭,白沙渡一线,开始了向西南重镇成都府的艰难跋涉,从而有了后来闻名于世的杜甫草堂。草堂即茅屋,也就是那句脍炙人口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指。但是,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经常在茅屋里安身,四处流浪,寓居的地方很多,后人为纪念他,管他这些住所都叫“杜甫草堂”。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自成都的杜甫草堂,于是这里也跟着人尽皆知。在没有飞机、没有高铁,没有汽车的古代,纵览杜甫这一生,所去过的地方横跨的大半个中国。放在现在,可能也是位合格的旅游达人,而一首首经典的诗词,则是他的游记之作。当然,与他的挚友李白想比,他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当然,以上都是玩笑话,杜甫一生历经坎坷,忧国忧民,就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为了躲避战乱。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变革期,加上安史之乱,让出生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的杜甫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年)秋,安史之乱战火方炽,为避愈来愈恶劣的战乱,他弃官西行,举家西迁。由于当时的天水、陇南属于边境,免于战火袭扰,所以这里也成为了他暂时的歇脚地。谁知,在秦州没有找到落脚地的他以为在同谷会好些,谁知道虽有个茅屋定居,但生活更加艰苦,甚至到了拾橡栗和挖土芋充饥度日的地步。所以,他只在此住了一个多月,就启程奔赴成都。站在杜公祠门口,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背起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再看看四周的环境,杜甫当时选择在此落脚也不无道理。整个草堂位于飞龙峡,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两边都是山谷,对于冬季到此的杜甫来说,白天有阳光直射,西北风也有后面的山峰挡着,不至于太寒冷。前面是一条流淌的溪流,能解决基本的饮水问题,山上的树木也可以当柴火,基本的温暖是可以保证的。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整个祠堂早已没有当初杜甫在时的凄惨。门楼红柱青瓦,飞桁累斗,石阶雕栏,牌坊三门浓彩重绘,两边奇松迓客。祠堂内的杜甫彩像,神色凝重,体现了他保受忧患却有忧国忧民的情怀。眼前的祠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修葺,在此之前几经战乱、荒废和修缮。最早是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年),在成州知州晁说之支持下,于“杜工部昔日此居之地,新祠二奉之”。这里也从杜甫故居变成了杜少陵祠。从山门往上,最有趣的莫过于头顶牌匾上的名称变化。第一道门上是“杜公祠”,彰显着对杜甫在诗坛上地位的尊敬。往上的牌坊上是“杜少陵祠”,这与本身牌坊的设置相符。再往上的木门上是“杜甫草堂”,由此进入了曾经杜甫真正生活过的地方。再往里面进入祠堂院子的大门上写着“诗圣祠”,世间能被称为“圣人”的,又能有几人?最后的祠堂上写着“子美草堂”,让人想到了那句“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从祠堂院子的外围墙上,都是历代书法家、文人书写的杜甫诗篇的碑文。沿着碑文走去,一边温故着诗圣的忧国忧民,一边感叹着如今的和平美好。放飞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杜公祠,这里着实是一片风水宝地。时值深秋,后面两座山峰上的黄栌都被染成了红色,由于温度和日照的原因,山顶上最红,往山脚下转绿。仿佛一盆红色的颜料从山顶浇下来,甚是壮观。设想一下,如若不是战乱和穷困,杜甫定会在此多住几年,好好欣赏这美丽的陇南风光。但是,哪里又有如果呢?如果真没有战乱扰扰,杜甫又怎会来此?又怎会有他如今在诗坛圣人的地位?时代造英雄,战乱造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