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品月夜忆舍弟,

2022/11/7 来源:不详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8342918723474520&wfr=spider&for=pc

品《月夜忆舍弟》,话杜甫的思乡情结

文/南郭居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著名的《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品出自《全唐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玄宗逃难奔蜀,太子李亨乘机在灵武继位,名号肃宗,自此拉开了父子之间的权力斗争。杜甫不意也受牵连,出走华州司功参军之任(今陕西华山周边)。

而在“自京赴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时,因家道中落,他的一个小儿子也饿死家中。时偏逢关中大旱,兵灾天荒,饿殍遍地,这段时期他写出了《三吏》、《三别》等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诗篇。但这样的景况杜甫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于是决定弃职远行。他选择了相对安定的秦州,他的从侄杜佐和至交赞公和尚都在那里,可暂为依靠。

公元年秋,杜甫携眷西行,历尽艰辛来到了秦州。杜甫在秦州前后近三个月,游遍古刹名寺,走亲串友,这一期间,杜甫写了近百篇描写陇右自然和社会文化的诗。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有战乱的地方,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因此诗历代名家点评颇多,笔者这里点到即止。

《月夜忆舍弟》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借物咏怀,层次分明,首尾接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真挚感人。格律解析如下——

诗用仄起首句押韵格式,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押“八庚”韵:

戍鼓断人行押韵

边秋一雁声押韵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押韵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押韵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押韵

这首诗标题的意思就是在月色皎洁的夜晚思念我的家弟。杜甫有四个弟弟,分别是杜颍、杜观、杜丰和杜占,虽然非常想念,却无法相见,特别是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家的温饱都保证不了,一直还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亲戚朋友真的都对他很好。

当我把诗翻译过来,读到的也全是思乡之情: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楼上的鼓声响起,宵禁令路上看不见行人,只有这秋天边远的秦州,一只离散的孤雁还在凄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节老家的露水一定和这里的一样白,记忆中故乡月色比今夜的更明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我的弟弟们,都因这时局动乱而天各一方,我的家也毁了,亲人都无法互相打问对方的生死和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出的书信常都石沉大海,也不知送到何处,这都是因为战乱所致啊。

纵观杜甫大半生,经历坎坷,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年轻时曾有一段好时光,游历了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杜甫被皇上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就是那种负责看管兵甲仓库的一个小小官职,后又几起几落,一生共授官四次,贬官一次,罢官一次,他当过最大的官就是“左拾遗”。

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岁月,越是离散,就越是想念家乡和亲人,但为了生存,他又不得不四处奔波,为了一家人不被冻死饿死,他先后投靠过多个亲朋好友。

现在秦州虽有好友资助,但也无法久留,生活依旧很平困。正好此时同谷县有位叫宰盖的县官来信邀请,这同谷也叫成州,就是笔者家乡甘肃陇南的成县。杜甫也听说这里是块富庶的地方,他幻想生活可能会有所改善,于是便带着小弟杜占、妻子杨婉、儿子宗文、宗武和女儿杜蓉,举家前往同谷。但没想到宰盖其实是想借助杜甫的名声来抬高自己的声誉,对杜甫并不待见。虽然笔者也为家乡为官的宰盖感到丢脸,不过话说回来,乱世中的县官也不一定能保证有五斗米,因此杜甫在成县的日子就成了他漂泊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好在他又遇见了长安故旧赞公禅师,于是他便在城南距赞公不远的飞龙峡口的凤凰山下,一个避风向阳处修建了草棚(今为杜甫草堂),与赞公禅师互相走访,赋诗赠答。

时杜甫已年近五旬,常冒着严寒上山觅拾橡栗、野菜度日,时有大雪封山,觅食无果。“短衣数挽不掩胫,手脚冻皴皮肉死。”“荒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男呻女吟四壁静,西风为我从天来。”“白头乱发垂过耳”等就是他这段日子的真实写照。即便如此,他仍然思念着弟弟和早亡的妹妹:“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在这极其艰难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先后写下了《同谷七歌》、《泥功山》等20余首充满忧国忧民和描述自己艰辛的著名诗篇。一代诗圣这样的遭遇,让笔者也唏嘘不已,不禁填词一首,寥表同情之心。

读杜甫同谷七歌有感

文/南郭居士

放眼青山不断,举头澹月天边。

少陵同谷七声叹,数尽辛酸无限。

沧海英才几许,天涯暮雨成烟。

欲求寒士尽欢颜,此梦天长地远。

同年12月,杜甫又经泥功山,逾剑门关而达成都,在“厚禄故人”严武等人的帮助下,于城西浣花溪旁结草为庐(世称“杜甫草堂”),暂住下来。后来又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此时杜甫一家的生活是比较安逸的。“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就能证明。

虽然暂时过上了安逸的日子,但思乡之情依然未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这都是杜甫入蜀后的诗句,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成都距我的家乡也不算太远,虽然要翻越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但杜甫挈妇将雏都翻过去了,现在交通如此便利,不拜访一下他老人家的草堂也是于心不甘的,于是先后去了三次,并有诗为证:

访成都杜甫草堂途中有感

文/南郭居士

蜀道何曾万岳开,锦官千里日中来。

无常世事寒庐梦,朝暮诗书大廨苔。

春雨秋声缣墨韵,白云苍狗草堂埃。

古今巴陇多歧路,子美经吟去复回。

大历二年()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日暮》,其中“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这淡淡二句,有着多少悲郁之感,深曲委婉地表达了怀念故园的深情。江山美丽,却非故土。直到五年后的大历三年(年),因无法忍受日益加重的思乡之情,他决定踏上返乡征程。

于是他辞去了官职把东西搬到船上,一家人一直在江湖上生活,然而在他途径湖南耒阳的方田驿时,时置秋末,遭遇江水怒涨,被困江上无法前进。在粮尽后五天五夜没有进食,老迈衰弱的杜甫命垂一线。这时幸好有耒阳县令聂某闻知,让人送去了熟牛肉和好酒。杜甫暴吃暴饮,最后醉倒在小船上,就再也没有醒来,享年五十九岁,时大历五年(年)初冬。这段经历《新唐书》有明确记载:“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此时杜甫并没有死,而是又掉转船头返长沙赁居江阁,入洞庭。因旧病复发,费资用完,只得从溯汨罗江往昌江县(今平江)投友求医。不幸病逝于县治寓所,葬在小田天井湖。

可怜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从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有能回去,只能把所有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都写进诗里。杜甫原籍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这两地都应算是他的家乡。但不管怎样,愿他能魂归故里,永远不再漂泊。行文至此,笔者最后再赋诗一首,带他老人家重回故里,以慰千古诗魂!

七律杜甫故里吟

文/南郭居士

经年颠簸度沧桑,风雨嗟时尽妙章。

笔架山含窑洞月,天涯路卧草堂霜。

家书零落愁云迫,旅梦萦回漏屋凉。

东望白头思巩义,余生更念是归乡。

作者简介:南郭居士,本名郭军,男,汉族,籍贯甘肃徽县。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会员,「中国诗歌报」诗词创研中心副主编,陇南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狗尾草诗人原创艺术团队主创人员。有数百篇文学作品在各类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著有「南郭词文」,并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诗歌提名奖。获“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入围奖。作品入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