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与译事沮渠京声简介

2024/5/30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https://m-mip.39.net/pf/mip_4593009.html
译者与译事——沮渠京声简介天佑译主:南朝刘宋之沮渠京声——十六国北凉王沮渠蒙逊的从弟,世称“安阳候”。据说,其先祖为天水临成县人,曾在匈奴任左沮渠一职,后便以此为姓(《晋书》)。晋隋之间,甘肃河西一带(包括敦煌、武威、酒泉、张掖等地)都属凉州。西晋末年,中原世乱。此时,凉州刺史张轨仍奉晋室正朔,关中人士纷纷前来避祸;此地成为当时乱世之方舟,文化事业得到顺利发展。长期以来,凉州地区是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也是佛教传入中原的必经之地——印度、西域来华传道的僧人,以及我国西行求法的行者川流不息,使当地风土深受佛教影响。如《魏书·释老志》说:“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西元三八六年,吕光在凉州自立为王;软禁鸠摩罗什长达十余年之久。沮渠蒙逊为狄地王沮渠法弘的儿子。后凉龙飞二年(西元三九七年),得知伯父沮渠罗仇被吕光所杀,结盟诸部起兵;拥戴建康太守段业为都督。天玺三年(西元四〇一年),蒙逊找到借口,诛杀段业,自领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定年号永安。永安三年(西元四〇三年)七月,又联合南凉国王秃发傉檀、后秦皇帝姚兴,合力灭亡后凉。永安十一年(西元四一一年),蒙逊迁都姑臧,自称河西王。九年后,攻灭西凉,建立北凉国;遣使朝贡南朝宋、北魏,受封凉王。义和三年(西元四三三年),沮渠蒙逊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庙号太祖,谥号武宣,葬于元陵。沮渠蒙逊信奉佛教,曾在境内大力推广,因此译经事业发展得很好。据《开元释教录》载,北凉时期的译经数量达到八十二部、三百一十一卷。考虑到自沮渠蒙逊立业,到西元四三九年被北魏灭亡为止,前后只有短短不到四十年时间,能够拥有如此成就,可见当时凉州译事之盛。在一众译家之中,沮渠京声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他天资聪明,涉猎群书,能言善辩;再加上自幼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和薰染,因此对于佛教义学以及经典翻译有着相当高的造诣。据《沮渠安阳侯传》载,京声在青年时期就受了戒,并把诵经作为常课。他还曾远涉流沙,在佛教重镇于阗,从衢摩帝大寺的佛陀斯那学习《禅要秘密治病经》。其后,还在高昌郡得到梵本《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和《观世音观经》。刘宋元嘉十六年,拓跋焘攻灭凉州。京声南奔刘宋;自此晦志卑身,寄身寺庙,自称居士。由于心理素质过硬,他很快走出阴影,试译了两部“观经”;丹阳府尹孟顗对其青睐有加,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后勤保障。刘宋孝武帝孝建二年(西元四五五年),京声在扬都竹园寺和钟山定林寺正式译出《上生》、《禅要》等经(费长房、智升),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没有其他译本)。沮渠京声所译佛典,《出三藏记集》中列举了四部五卷;《历代三宝记》有三十六部三十八卷;《开元释教录》则记为二十八部卷。许多译本非常重要,填补了部分空白。京声终生未娶,又无意于荣利;一心一意宣通经典,成为毕生之志。当时的宗教文化界对他十分肯定——“缁白交敬礼焉”。他在家破国灭、流亡他乡的岁月里仍能振作精神,为译经事业做出贡献,可见其佛学修养、修行造诣,实属有证之辈,堪为永世垂范(《出三藏记集》)。“译”:为了方便交流、沟通,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说文》曰:“译,传译四夷之言者”;这是站在汉语本位立场上的见解。本质言,不外乎用不同语言传达同一个意思。如《宋高僧传·译经篇》云:“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尔,由是翻译二名存焉。”什么意思?好像一块花毯,翻过面去欣赏;虽然显现不同,但图案本身同一。佛教常说:闻思修,要三结合。首先就是“闻”——多闻熏修,也就是要过“文字观”。如果文字不通,理解都有障碍,遑论深思和行修?所以,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翻译步骤是非常重要的。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这个标准直到今天仍是翻译工作者们的圭臬。“信”是第一步:不能违背原作——要求忠实。毕竟是从正反两面观看同一个图案,所以不能翻译得脱离原著。然后是要“达”: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读者了解。信与达放在一起,那就有了难度:有的译本过分忠于原典,不但语法古怪,读起来也颇不易解;有的则一味强调传播,虽然读起来顺畅,但恐怕违了原义。两个极端都不好:要求既能符合原义,又能方便理解。最后的一个要求是“雅”,这就登峰造极了:在忠实、通俗的基础上,还要讲究文采——深谙语言之妙道。这就要求译者对于两种文字乃至两种文化背景都要很好地把握,否则很难做到。我国古代的译经领域有一个“格义”的说法。因为文化不同,印度的许多宗教专业名词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汇;如果一味音译,极不利于传播(音译只是变了文字形态,等于没有翻译——还要外加注解)。怎么办呢?他们也很聪明:以老、庄等经典用语,比附佛教名词;“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高僧传·高邑竺法雅》)”也是无奈之举,造成了不少误解和困扰——原著、译任、读者的经验不同,乃至理解趋异。还有,译师风格也是各不一样:有的偏重忠实原典,有的在乎大众流通,有的强调文字华美等等。(这些知识点就不多做普及了,有兴趣可以自行查找资料,扩展学习。)可见,翻译工作很不简单:既要传达原义,又要顺利表达;既要文字典雅,又要大众流通。如今还能接触到一、两千年前印度大德的智慧结晶,这些文化桥梁——持法大德、传法大德值得永久感念。如果没有他们,汉文化亦会失色不少。这里,录一首义净三藏的《西行取经偈》:“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惟冷结,沙河遮障力疲殚;后贤若未谙此旨,往往将经轻易看。”此偈赞叹历代取经人的艰辛,希望后人珍惜。诚如经题之前的“佛说”二字——要把文字经典当作法宝看待;能够生起恭敬心,加持力就在其中。经题与译者介绍到此圆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