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郡县制和封建制哪家强
2024/6/3 来源:不详读史以明智,通达鉴古今。
你好,我是圣学宫张天师,今天和你讨论一下,历史上的秦始皇所开创的郡县制,有怎样伟大的意义,以及它比传统的封建制好在哪里。
从古至今,对分封建邦的优劣之争从未停止,而这种争论却徒劳无益。以高度中央集权为代表的郡县制,沿用至今已经两千多年,古今上下的人们都安然接受它,这是大势所趋,郡县制若非合乎天理,又岂能长久存在于世?
上天要让人们拥有君王,就是人们不想做也不行。所以在国家诞生之初,百姓各自推荐其中品德出众、劳苦功高之人,而奉为代表,再从中推选出功德最高之人来做天子。人们并非不想自居显贵,然而却奉别人为尊主,那是因为人们能秉公道而行事。
一个人能够长期安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能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方法,从而胜任本职工作,进而把工作心得传授给自己的孩子,所以有君王传位给儿孙的道理,虽然不免有愚蠢的暴君,能力也强过山野的草寇。
像君主制这样的传统,已经安然存在了数千年之久。随后,天下纷乱,列国相争,弱肉强食,相互兼并,而导致自古以来和平相处的传统尽失,到了战国时期,仅存的国家已经寥寥无几。
秦始皇统御九州而君临天下,又岂能继续沿用封建制,而听命受制于区区几诸侯王呢?于是秦始皇把国土分成若干个郡县,选择适合的官员任职郡守和县令,来处理所在辖区的政务。
事实上,早在秦国之先,郡县制就已经存在了。秦国所灭的,仅仅是六国而已,并非尽数消灭夏商周三代所有受封的诸侯国。那么秦始皇把国土划分成郡、划分成县,再让那些有管理民众才能的人去郡县做官任职,以尽其才,这样的治民之道,难道不算天下为公吗?
古时候,诸侯们世袭君位,而后作为诸侯国君臣下的卿大夫也因此世袭官爵,这样势必导致官职泛滥,官僚机构臃肿不堪。在世袭制度下,官员的儿子永远做官员,农民的儿子永远是农民,然而上天降生人才时并不选择出身门户,所以官员的后代有愚顽子孙,而农民的孩子中有杰出俊秀之才。杰出才俊不会永远屈居愚顽之辈麾下,待到机会来临就要出人头地,这是形势所趋必然如此。
秦始皇废除封建制,而后人才选举制开始推行,自此郡守和县令拥有诸侯之权,刺史和牧督司掌方伯之任,虽然这些长官德高望重,功劳显赫,也不能庇护他们的不肖子孙。天下各方势力相互激荡,时局变化推动历史进程,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阴阳不能偏用,而仁义相辅相成,这样才能顺畅,以为亨利,虽然是圣人也不能违背啊!如果选举不慎,会导致郡守和县令贪腐钱粮,残害人民;如果世袭有始无终,会导致诸侯违法乱纪;这两者各有害处,而相比之下,人民对于郡守和县令的贪婪残暴,可以借助朝廷罢免和贬降官吏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灾难困境。所以,自从秦、汉以后,天子孤立,无人辅佐,享有王位的时间也没有商、周两朝那么长。
至周平王东迁以后,连年交战,刀兵四起,暴政峻法,荼毒人民,百姓遭殃,往后延续数百年仍未停息,百姓苦不堪言。相比之下,后世出生的人民,所遭受的祸害就轻多了。郡县制,并非对天子个人最为有利,所以享有王位的时间并不会太长;然而从天下人的利益出发,推行郡县制的危害远没有封建制那么多。
唉!秦始皇为了自己独霸天下的私心,废除诸侯王,而设置郡守、县令,但是上天却假借其私心而大行公道,这其中的奥妙真是神鬼莫测啊!
世袭爵位之人深谙为政其道,能够继承父辈的传统,这对于国家法律执行的连贯性很有便利;深谙其道之人,在工作岗位上就容易称职,这是理所当然。
法律在夏商周三王时期就已经完备,为政之道在孔子的时候就已经被著述阐发,后人都可以得到并加以学习。德才兼备之人,都可以被奖以君子之位,出任官长而治理人民。圣人的良苦用心,在当今之世更加被人重视。
选举不慎,而导致轻贱百姓,残害人民的官吏世代涌现,就连天地都不能承担这样的罪责,何况是圣人呢!因此,不能把所有的过错归咎为郡县制。至于君王享有王位的时间不长,乃是为自己一家利益而言,并非为了天下公义着想罢了。
秦始皇之所以留下万世骂名,只是因为自私利己而已。有些后世的君王,一边斥责秦始皇的私心,一边想着私自让子孙继承他的王位,永享国位而江山永存,这又岂能是为天下百姓考虑的大公无私呢!
历史是人类命运的大数据,推古以验今,察往以知来,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圣学宫《史学通鉴》带你读史以明智,洞察天下大势!
作者简介:道一先生,圣学宫张天师,当代圣贤教育先驱,中国传统文化学者,《百部圣贤经典译著工程》主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