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坝土陶600多年的传承和坚守
2022/10/5 来源:不详彭洋简介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716/9192418.html
“沙坝有窑,布满半山。”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相信对这句话会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红砖堆砌的土窑,黏土烧制的土陶器,是这方水土养育的人们永远挥割不去的情感牵绊。5月25日上午,成县融媒体走进沙坝镇尖川村,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向网友推介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坝陶器。
沙坝土陶器制作历史悠久。在成县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沙坝出产可以制作土陶器的黏土。明代初期,勤劳的手工艺人从天水秦安县大地湾引进的陶器烧制技术在沙坝落地生根,薪火相传。从此,六百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沙坝手工艺人利用特产的黏土生产制作缸、坛、壶、瓶、罐、钵、盆等土陶器生活用品,就成了旧社会养家糊口的绝招。
沙坝的陶器品种较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样子虽简单朴实,但是实用性很强。
年底,成县依托青岛市东西扶贫协作项目资金14万元,在沙坝镇尖川村建起了成县残疾人扶贫车间。
在扶贫车间,看到,这里生产的土陶器大多是一些传统的茶罐水缸,造型古朴,主要销往天水、武山、康县、武都、西和等地,销路很不错。
扶贫车间负责人赵生贵告诉,他们每天可以制作约个左右陶罐,每个陶罐能挣到1元钱,现在的生活,不仅能继承发扬沙坝的土陶技艺,更能致富创收,他们非常开心。
走进成县嘉瑞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看到五六个当地村民正在用手制作陶碗的土胚,他们双手捏好泥团,快速的铺到模具上,平整塑形,很快的一个碗状的土胚模型就被倒印出来,制作现场摆满了整齐划一的陶碗土胚。据了解,这些陶碗烧制完成后,将被送到兰州参加庆祝建党周年的大型活动,所需数量达7万多只,将会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也是成县沙坝陶器的高光时刻。
扶贫车间的建立带动了当地土陶器制作产业的发展,不仅传承了土陶器制作工艺,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沙坝镇非遗传人赵根有对说道。“最近我们接到了一个大订单,现在我们的效益非常好,带动了周边十几户人,我们的收入增加了,我打心眼里特别高兴。”
据了解,过去传统陶器制作采用土窑烧制,春、夏制作土胚、冬季才能入窑,无形中拉长了进入市场的时间,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商业节奏。但是随着近些年电窑烧制工艺的成功,极大程度的改变土窑烧制的弊端,制作了一些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比如:花瓶、茶具、文玩等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器皿。
朱小婷是沙坝镇的一名电商专干,年以来,在她的陆续组织下,沙坝镇有人加入电子商务直播团队,产生直播收益。这些人中,有留守妇女、退伍军人、返乡青年,以及在校大学生等。“通过直播带货,我想把我们的土陶制作工艺,以及土陶产品展示给更多的人。让他们在游览我们沙坝镇的同时,深深地喜欢上这里。”朱小婷对深情的说道。
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在直播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线上了解了成县沙坝的陶罐烧制技艺,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解制作工艺的,也有线上下单购买产品的,气氛异常活跃。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过多年岁月沉淀的沙坝土陶器传统制作工艺,将会迎来它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南希
图、视频:刘敏陈睿张茜
作者/来源:陇南成县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