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人口迁徙历史

2023/7/14 来源:不详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历史上包括康县境在内的武都郡,曾多次实行民族迁徙。

西汉元丰三年至元凤4年,武都氏民先后三次起义,均被朝廷镇压下去。为了分而治之,就强氏族民众远迁河西一带。

东汉建安16年“氏帅杨千万兵败,其部落皆投降,分徙美阳、扶凤”《魏略●西戎传》。

建安十七年,武都郡太守先后移氏族民众万余户,分居京兆、扶凤,天水界。《三国志》。

建安24年,曹操移武都民众5万余户与关中、陇右。

三国魏黄初元年,武都氏王杨仆率部族赴魏,荒芜留民,百顷之地,一蹶不振。

晋惠帝元康6年,杨茂搜从略阳率部落家还保仇池,始建仇池国。但到南北朝时期,宋将裴方明伐氏,在兰皋『今大南峪乡』杀氏民两千余人。

由于对氏民强迫迁出和杀害,康县境内古代留居下来的老户很少,七十里长的大堡河,古称八户峪,只有8户人。而仅属古代存籍的仅敬家坪敬氏和成家湾成氏等姓。平洛河仅存蒋氏,桑氏等姓氏。

康县居民多数明清时期,由四川绵竹等县陆续迁入定居的,碾坝乡李家湾李氏家谱记载,“明朝宪宗皇帝成化二年,李陇、李澄、李由兄弟三人,因烙戈四起、农不耕收、财粟乏源,从四川绵竹县十字坡随母马氏不避千里,离蜀到此,披荆斩棘,造就良田”。与李氏同时迁来的,还有崔家湾崔氏,安家坝安氏和曹家沟曹氏。

城关镇后坝村贾氏家谱记载:“贾朝宽,妻郎氏,当初龙安府平武县人氏,自成化十年迁于阶州太平河土地垭入籍”,清咸丰年间后分居嘴台后坝,贾安乡贾家坝等地。

据李文通和李能墓碑考证,寺台乡马连山李氏和城关镇斜崖李氏,都是明代从四川迁来的。

康县居民除四川迁徙而来者外,还有从秦州,武都,成县,汉中等邻近地区迁入的,也有从湖北,河南,陕西关中迁入的。如寺台乡的吴家斜坡吴氏祖先吴徽,是清雍正年间从阶州吴家道迁来,城关镇旧城李氏,原籍秦州瓦窑坡,后迁阶州旧城,清代迁来康县,人称旧城人,村名至今仍叫旧城。李山乡安家坪来氏祖先来凤仪是陕西省三原县龙桥北南柳村人,清康熙年间入籍。碾坝乡安家坝刘氏祖先刘士礼、刘士智是湖北省汉口府小溪人,清嘉庆年间入籍。

大南峪乡窰坪村有68姓人家,多从清代至民国年间,陆续从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安徽,山东,甘肃等7省32县迁入定居。

民国时期因逃荒避兵和经商等原因迁出迁入的很多,民国18年大旱,有不少人过徽县、上平凉,逃荒人数无从考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避兵和逃荒,宁强,略阳等地的许多人迁到康南深山密林中居住。

解放以后迁入者,有的是外籍职工携家眷迁来或就地成家立业,有的为投亲靠友插足落户,有的是在本县农村被招婿入户,无整批迁居,目前人口迁徙一般为国家职工的调动和婚嫁迁出迁入。

笔者姓慎氏,据传为墨家钜子慎子先生之后,望族居天水,是为“天水郡慎氏”。在康县迷家坝和大南峪一带,有个叫慎家梁的地方,不知是否为慎姓先人所居之故?由于笔者离康县离的太远,实地考察不太现实,希望,有知道的网友告知一下,下方评论,不胜感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5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