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州非遗成县第一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6/22 来源:不详年,成县“竹篮寨泥塑”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年3月由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负责建设竹篮寨泥塑传习所,具体建设工作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该项工作已于今年3月9日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县第一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正式建成。
竹篮寨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抛沙镇强坝村。当地人手工制作泥塑作品距今大约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从当地老百姓的传说中可以追溯到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年),最早应定位在宋代。题材主要取材于流传于当地的神话、戏剧、传说和农村常见的福、禄、寿、家禽家畜及十二生肖等。近年来通过文化、旅游部门的大力扶持帮助,竹篮寨泥塑这一传统手艺焕发了新的艺术光彩。
竹篮寨泥塑经过数百年民间艺人的摸索、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艺术特征和风格。首先是它的写意手法,其作品造型简洁、饱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二是艺术形象的夸张与写实相统一,无论是塑造的人物或动物等形象,艺人们都能在同一件作品中将夸张与写实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和谐统一在一起,充满无限生机和盎然情趣;三是重彩不重塑,作品色彩讲究反差对比,如绿配红、黄配蓝等,再加上留白,给人强烈的视角冲击,从而形成最具民间喜庆的色调。
竹篮寨泥塑大约可分为四十多个品种三大类。玩具类分为泥货和窖货,即烧制和未经烧制的泥塑作品,种类有福、禄、寿娃、公鸡打鸣、羊角哨、洋人打鼓及卡通形象等,深受儿童喜爱;陈列类有单件作品和成套作品两类,成套为二到四件不等;壁挂类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整体人物造型为主,另一类以脸谱为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可以装点家居、馈赠亲友等。
竹篮寨泥塑根植于成县这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土地,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许多泥塑作品是艺人们营造出的理想的精神产品,承载着成人的童话和儿童的梦想,反映了成县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属于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主办:成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
监制:武云审核:赵本余
编辑:王婷媛胡俊翔